bat·365官方网站(中国)在线登录

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 学院介绍 系所设置 学院领导 学院机关 学生工作办公室 师资队伍 部分教师队伍 陶智 孙晓峰 陈懋章 刘大响 额日其太 闫晓军 朱剑琴 丁水汀 刘友宏 杨晓光 白广忱 洪杰 专家队伍 部分退休教师 王绍曾 崔济亚 陈大光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招生就业 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工会工作 教代会成员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概况 国际会议 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中心 人才引进 选拔招募 校友天地

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简介

本学科1952年由屠守锷、曹传钧、宁榥等著名教授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校时创建。68年来,面向能源与航空动力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建设了5个二级学科和2个自主设置学科,诞生了全球唯一由高校研制成功并量产的涡喷11发动机,发射了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航空发动机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被钱学森称为“一项长中国人志气的重要发明”)”在内的12项国家奖。

学科师资以陈懋章、刘大响院士领衔,116名专任教师中国家级人才、国防系统专家、“两机”专项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等高端人才超过50%。拥有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各2个。拥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循环气动热力前沿科学中心、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吴大观创新中心等8个国家级平台。工信部“两机”基础科学中心、中国工程院中国航空工程发展战略研究院依托本学科建设。

学科形成了高效冷却与系统热管理、动力机械气动热力与噪声控制、新型燃料与高效低污染燃烧、动力机械强度振动等特色方向。中国航发集团针对重点型号发展需求,在本学科设立了5个支撑团队(全国8个)、2个联合设计团队(全国唯一)以及2个联合创新中心。承担了29项“两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总经费近16亿元,占高校牵头项目60%。“前掠大小叶片压气机”解决了我国直升机上高原的动力问题;“高温旋转部件高效冷却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温部件复合失效理论与试验技术”为我国13型发动机涡轮定寿与排故提供支撑。

本学科依托于国家试点学院,以培养具有空天报国情怀、基础雄厚、专业扎实、创新创造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人才为目标。拥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教育部国家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项博士计划“吴大观班”。研究生80%以上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国防领域就业率达80%,中国航发院所中高层管理和科研骨干50%以上毕业于本学科。毕业生中包括尹泽勇、甘晓华等8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工程院院士,以及刘永泉、黄维娜等航发重点型号总师。

本学科参与建设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与帝国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绿色航空国际高峰论坛,创办的《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进入全球航空领域期刊前20%,主办《航空学报》和《航空动力学报》,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获滚动支持。国家级一流课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等入选“学习强国”慕课。依托中国工程院中国航空工程发展战略研究院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战略咨询报告20余次。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 | 网站地图_m |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 2021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   电话010-61716819